褚时健这个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对于男性来说,他可能是因为红塔山香烟而记住的;对于女性来说,或许是因为褚橙的美味而印象深刻。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东西,红塔山香烟与褚橙,却都由褚时健一手打造,声名远扬全国。
时间匆匆流逝,1928年出生的褚时健,在几十年Kaiyun官网的风风雨雨中,奉献了自己最为精力充沛的二十年,直到1978年时,已经步入五十岁的年纪,正值孔子所说的“知天命”之年。然而,褚时健并未选择安享余生,反而选择了与命运搏斗。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褚时健在云南省委党校学习。面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文件,他不禁心生激动,想到:“只要国家继续推进经济建设,我定能大有作为。”褚时健从不愿意认命,心中满怀希望,欲从中找寻属于自己的机会。
他毅然决然放弃了成为政府干部的机会。1979年10月的一天,褚时健带着妻子和孩子,带着一个装满家当的大箱子,离开了哀牢山的戛洒糖厂,前往了玉溪。到了玉溪卷烟厂,他和家人迎接的却是无声的刁难。厂里安排了一间14平方米、年久失修的房子,里面只有两张高低床和一张破旧的桌子。
面对这一切,褚时健并未显露出任何不满,依旧笑呵呵地搬运行李,而妻子马静芬则满心愤怒地抱怨:“他们这是故意为难我们!”褚时健心里明白,这不过是给他们的“下马威”,以后类似的困难和挑战还会接踵而至。
第二天,玉溪卷烟厂终于给他们更换了一间28平方米的房间,虽然事情暂时告一段落,但褚时健和家人并未因此感到轻松。他深知,接下来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安顿好家人后,褚时健立即开始了他的工作。为了更好地了解厂里的情况,他一户一户地走访工人,深入了解大家的生活状况。走完这一圈,褚时健心中充满了痛感与愤慨。工人们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一些家庭三代人挤在不到18平方米的小屋里;有的房子简陋到只有土坯和草席作隔断;更有一些职工穷得连一个保温水壶都买不起,只能用瓦罐接热水带回家。
生产条件也同样糟糕。全厂68台卷烟机器大多是已经淘汰的旧设备,工人们的工作环境嘈杂、燥热,烟灰弥漫,身体累得不行却看不到任何改变的希望。工人们习惯了这一切,认为自己的生活就只能是这Kaiyun官网样,什么改变都不可能发生。
玉溪卷烟厂的困境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还有社会层面的压力。因为厂内穷困潦倒、生活无望,一些有关系的人纷纷调去了其他单位,而没有关系的人则只能在这里默默等待,不仅如此,厂里单身的男职工也面临着找不到对象的困境。
面对这一切,褚时健并没有被吓倒,他决定用实际行动去改变现状。然而,作为一个外来厂长,他的权威并不强,许多事情并不由他说了算。厂里的派系斗争也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在这种情况下,褚时健决定借助外部力量。他回忆起与玉溪市地委书记胡良恕的谈话,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请求:“我愿意接受地委的安排,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在未来的半年到一年内,如果厂里有任何问题,所有上访、告状的事情一律由我来处理。”
胡良恕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褚时健的要求,并立刻召开会议,达成一致。这一决定为褚时健扫清了前进的障碍,也让他能够有更多的底气去应对厂内的复杂局面。
厂里领导班子中,除了褚时健外,其他12人中有5人属于“炮派”,5人属于“八派”,剩下的两名为老干部。因为两派势均力敌,厂里的管理一度陷入了僵局。每次召开党委会议时,方案总会因为双方派系的不同意见而陷入无法决策的困境。这种局面让厂内的工作进展缓慢,甚至有时开会从早到晚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结果。
褚时健深知,要打破这种局面,光靠一味的指挥和命令是行不通的,必须要找出一条从下而上的破局之路。于是,他从改善工人生活入手,决定通过改善工人们的居住条件来赢得他们的心。他认为,工人的家庭是他们最柔软的部分,只有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他迅速将厂里的资金集中起来,决心建三栋72户的宿舍楼,并要求在新的一年之前完成建设。这个决定让厂里上下为之一振,工人们激动地发现,厂长终于为他们解决了长期困扰的问题——新房子。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毕竟,盖房子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是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
然而,厂里的基建科似乎并不为此动情,甚至有两名工作人员请了长期病假,工作效率极低。褚时健对此忍无可忍,立刻采取了果断措施,撤掉了效率低下的基建科科长,换上了一批能干、效率高的干部。最终,宿舍楼在四个月内如期竣工。
当工人们拿到新房子的钥匙时,他们无不感动与激动。在褚时健的带领下,工厂的氛围逐渐发生了变化。厂内外的姑娘们也开始愿意与厂里的小伙子建立更深的联系。褚时健通过实际行动赢得了工人们的信任与支持,成功打破了派系斗争的僵局。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1980年,云南省举行了香烟评吸会,专家们对玉溪卷烟厂的“红梅”香烟给予了严厉批评。面对这一结果,褚时健没有退缩,而是立刻着手整顿。他要求加强抽查、淘汰不合格烟叶,并重新调配生产设备。褚时健深知,要改善产品质量,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工作态度。
然而,褚时健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他决定推出新产品——滤嘴烟,但在执行过程中,工厂内的派系斗争再次浮出水面。有人散布谣言,甚至有工人拒绝去做新的工作岗位。在这种情况下,褚时健采取了果断的措施,通过强硬的手段让反对者屈服。
与此同时,厂里的生产设施也出现了故障。1981年8月,锅炉出现了故障,影响了整个生产过程。面对这种紧急情况,褚时健毫不犹豫地亲自组织修理工作,并与工人们共同奋战,最终在三天半内完成了修复任务。通过这次修理,褚时健不仅解决了生产危机,也进一步巩固了工人们对他的信任与支持。
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努力,玉溪卷烟厂的经营状况逐渐好转,税利达到1.5472亿元,增幅超过30%。此时,褚时健终于站稳了脚跟,并开始对厂内的老班子进行清理和重组。他决定清除那些在背后搞阴谋、搞派系斗争的人,确保厂内管理的稳定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