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机械设计研究所)中国大陆-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动态

研报指标速递-研报-股票频道-证券之星

作者:小编发布时间:2025-07-19 11:36

  

研报指标速递-研报-股票频道-证券之星(图1)

  海尔智家: 高端化战略引领者与全球化运营标杆。 公司前瞻布局高端化+全球化战略, 20 余年持续深耕已确立全球家电龙头地位。高端化: 1)产品+品牌+渠道构筑坚实壁垒。 卡萨帝擅长挖掘高端用户消费痛点,引领高端家电产品创新,品牌上注重高端社群营销,打造七星级服务提高用户粘性,渠道上兼具广度与深度,连续八年稳居高端家电市场份额第一, 24Q4 卡萨帝收入同比+30%以上。2)套系化+场景化打开增长空间。 21 年起卡萨帝连续 4 年推出家电套系产品,加强与场景品牌三翼鸟的融合, 24 年套系销量同比+64.6%,套系销售已占到三翼鸟销售的 35%。长期看,卡萨帝有望通过品牌与平台的资源整合,形成从产品销售→套系销售→场景化生活的销售升级,通过价值创新提高客单价及转化率。

  全球化: 1)全球高效协同, 出海进程领先。 海尔产品矩阵完备、产能本土化程度高,品牌运营能力突出,海外发展进程领先。 北美份额反超惠而浦后优势持续扩大; 东欧快速扩张、 西欧稳健增长, 有望通过品牌升级+供应链优化推动盈利改善;东南亚/南亚在产业链布局加强+渠道双线%,中东非埃及产业园进入爬坡阶段, 本土化生产+区域辐射能力增强, 24 年营收同比+38.25%。 2)布局加速兑现,潜在空间广阔。 成熟市场方面,海尔全球产业链优势凸显,制造研发等环节领先,品牌升级配合产品创新,增速持续快于行业,近五年北美、西欧大家电销额 CAGR 分别为 4.9%、 4.6%,海尔分别为 6.6%、 16.1%。新兴市场方面,家电需求规模扩容空间大,海尔渠道拓展、产能建设等前期投入持续兑现,有望充分承接渗透率及人口红利,长期空间广阔。

  我们预计 25-27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 210 亿/233 亿/258 亿元,同比+12.2%/+10.8%/+10.5%。海尔智家是高端化战略引领者与全球化运营标杆,国内有望凭借卡萨帝带动出货结构优化,套系化+场景化打开长期空间,海外在渠道+产业链布局深化下份额有望进一步增长,我们给予公司 2026 年 13x 的目标 PE 估值,对应目标价为32.28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动销更高:Q2收入中枢同比+34%,我们跟踪Q2实际动销同比中双位数左右,高于收入增速,预计下半年蓄力充足;通过精细化渠道管理,不断加强渠道运营能力,持续推进全国化战略;

  新品强势:我们跟踪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动销同比高双位数增长、果之茶Q2收入体量高速增长,终端覆盖网点达百万级;其余新品类如咖啡等增长稳健;第二增长曲线多个品类呈平台化突破。

  ①费投节奏差异:公司加大渠道冰柜投放建设,预计全年冰柜投放及费用计提偏集中于Q2,去年费投集中于Q1;

  25年能量饮料&茶饮β相当旺盛+α(公司平台化能力已明显深化+港股上市驱动国际化战略),我们认为东鹏今明年核心增量逻辑为平台化深化+国际化布局打开实质增量。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业绩实现同比大幅增长。预计2025年上半年利民股份实现归母净利润2.6-2.8亿元,同比增长719.25%-782.27%;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47-2.68亿元,同比增长770.37%-844.37%。结合公司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08亿元,第二季度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中枢约1.62亿元,环比继续高增。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主要产品销量和价格同比上涨、毛利率提升,以及参股公司业绩上涨带来投资收益增加。

  核心产品景气度持续向好,盈利能力增强。据百川盈孚,2024年3月中旬至今,甲维盐和阿维菌素市场价格分别从50、35万元/吨上涨至70.5、50万元/吨;2025年3月以来,代森锰锌的市场价格从2.35万元/吨上涨至2.5万元/吨;百菌清市场价格已从2024年1月的1.8万元/吨上涨至2025年7月的2.95万元/吨;2025年7月4日国内酒石酸泰乐菌素市场主流成交参考280元/千克,较年初的235元/千克上涨19.15%。当前正值年内需求旺季,工厂库存下降,出口数量提升,后续有望看到行业反内卷自律举措,草铵膦价格有望触底反弹。销量方面,公司已在巴西市场成功获得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嘧菌酯、丙硫菌唑和硝磺草酮五项原药的自主登记,预计未来几年海外销量将进一步提升。

  新业务布局加速,AI+农药创制与合成生物学打开成长空间。2024年,公司完成对德彦智创”51%股权收购,德彦智创致力于全球化农药创制平台,并应用AI技术提升药物开发效率,2025年3月,德彦智创与巴斯夫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携手推进新农药在中国的开发、登记及商业化进程。公司还与上海植生优谷、厦门昶科生物、成都绿信诺生物等科技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RNA、噬菌体、新型小肽生物农药等产品的创制研发。这些新技术的突破有望为公司带来高壁垒的新产品和增长点。

  投资建议:维持“优于大市”评级。我们看好公司多个主营产品涨价带来的利润弹性,以及公司未来与多个合作伙伴在农药创新领域的合作取得进展。考虑公司多个产品涨价幅度及持续性超预期,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9/5.88/6.48亿元(原值为4.02/4.78/5.22亿元),EPS为1.26/1.40/1.54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16.7/15.0/13.7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新加坡是全球半导体产能迁移浪潮中的避险首选,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半导体是高技术产业,是各国科技竞赛的主战场,处在大国博弈漩涡之中。由于全球政治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加剧,各国政府和半导体厂商更加重视半导体供应链的安全性。受美国对华芯片技术封锁的影响,中国芯片供给风险抬升,全球半导体投资加速流向东南亚地区以寻求中国的产能替代。而新加坡地处东南亚的中心位置,其政治中立性凸显避险价值。并且,新加坡长期对美逆差,在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中仅被加征10%“最低基准关税”,远低于其他东南亚国家。跨国半导体企业为了规避未来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原本规划在东南亚地区的投资将优先考虑落地新加坡。

  亚翔集成技术工艺领先,连续在新加坡斩获重大半导体工程订单。亚翔集成是半导体洁净室系统集成工程专业服务商,与台湾母公司共享客户资源和工艺技术能力,借助台资半导体厂商的海外投资项目积累相关建设经验,持续深化海外布局。过去三年公司连续斩获联电(UMC)新加坡12寸晶圆厂项目、VSMC新加坡12寸晶圆厂项目等重大海外订单,推动公司整体新签订单大幅增长。站在当前时点观察,公司承接的项目均有后续扩建计划,全球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新加坡半导体产能扩建需求仍然旺盛,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在新加坡市场持续获取重大项目订单。

  估值显著低于同业,海外业务有望迎来重估。亚翔集成估值水平显著低于同业可比公司,近年来业绩增长并未带动估值提升,我们认为主要源于市场认为后续海外大型晶圆制造项目落地节奏以及公司未来能否持续拿到大订单均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并未在公司海外大订单连续的假设下给予公司海外业务相应的估值。而我们认为公司海外业务具有连续性,未来的估值空间主要来源于海外业务的估值重塑。

  投资建议: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公司近期再度斩获海外大订单,重大项目预计将于未来2年集中结转为收入,故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77/8.16/7.13亿元(前值4.78/6.37/7.32亿元),每股收益2.24/3.83/3.34元(前值2.24/2.98/3.43元),同比-25.0%/+71.1%/-12.7%。综合绝对估值法与相对估值法,得到公司合理估值区间为42.08-48.14元,对应公司总市值90-103亿元,较当前股价有20%-37%的空间。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工程管理与安全生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中国台湾地区法律法规变化等风险。

  事件:公司发布25H1业绩快报,实现营收84.97亿元,同比+38%,归母净利润12.93亿元,同比+46%,扣非归母净利润12.38亿元,同比+47%;其中Q2实现营收52.70亿元,同比+50%,归母净利润8.47亿元,同比+62%,扣非归母净利润8.01亿元,同比+60%。H1实现归母净利率15.22%,同比+0.83pct,Q2实现归母净利率16.07%,同比+1.14pct。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业绩大超市场预期。

  海外电力设备需求旺盛,折价销售有望成为历史。根据海关出口数据,1-5月变压器/高压开关出口金额约225/150亿元,同比+35%/32%,在全球关税战的背景下,海外电力设备市场仍旧供不应求,截至25年5月,美国/韩国/德国的变压器PPI相比24年分别提升了3.07/7.00/2.92pct,开关设备PPI相比24年分别提升了11.20/9.19/3.78pct,思源作为国内高压电力设备出海的领军企业,实现了欧洲、中东、中南美洲、亚洲、非洲等地区市场的突破,凭借产能及交付优势,不断缩小与海外头部公司的差距,折价销售有望成为历史。24年我们估计公司新签海外订单同增超80%,其中欧洲、中南美洲、中东等市场订单实现翻倍以上增长,25M1-5海外订单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持续兑现出海竞争力。25Q2公司归母净利率提升1.14pct,我们认为主要系Q2海外优质订单陆续交付拉动盈利能力提升。随着海外市场份额逐渐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的空间。

  网内市场新品再突破、市场+技术竞争力凸显公司α。根据25年前三批国网输变电物资招标结果,公司累计中标38.6亿元,同比+94%,国网市场份额大幅提升,主要系公司连续中标22间隔750kV组合电器,实现高端产品在国网系统中标的突破,为后续进军1000kV领域打下坚实基础。除传统主业外,公司储能+超级电容业务发展较快,公司储能电池业务出口欧洲市场,覆盖德国、波兰等10余个欧洲国家,生产计划已排至年底;超级电容业务从储能和汽车电子向AIDC领域延伸,未来有望成为公司远期发展新增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业绩超市场预期,海外优质订单持续交付拉动业绩高速增长,我们上修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2(+0.9)/38.0(+2.6)/50.0(+4.4)亿元,同比+38%/35%/32%,现价对应PE分别为19x、14x、11x,给予25年25x PE,对应目标价90.7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事件:公司公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2025H1,公司实现营收6.50亿元,同比+22.29%;实现归母净利润1.71亿元,同比+42.6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50.78%。其中,25Q2公司实现营收3.36亿元,同比+20.49%;实现归母净利润8917万元,同比+35.0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585万元,同比+42.93%。

  产能持续释放,Q2收入利润再创新高。上半年,在美国关税挑战的大背景下,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境内外业务正常开展。在年产30000吨可溶性膳食纤维项目和年产15000吨结晶糖项目产能释放和产品结构优化调整的带动下,公司收入利润持续增长,其中第二季度收入和利润

  阿洛酮糖正式获批新食品原料,国内市场近期有望开启。7月2日,卫健委发布三新食品公告,D-阿洛酮糖正式获批新食品原料。该公告预示着D-阿洛酮糖国内市场近期有望正式开启。根据《D-阿洛酮糖的科学共识》,D-阿洛酮糖是一种天然稀有糖,甜度为蔗糖的70%,既可以发生美拉德反应,实现呈味、呈色;也拥有多种健康效益,包括低热量、代谢路径特殊、可竞争性抑制葡萄糖和果糖吸收等。公司前期充分布局阿洛酮糖,2024年健康甜味剂收入已达1.56亿元。伴随去年年产15000吨结晶糖项目的投产,国内阿洛酮糖市场的开启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收入增量。

  泰国基地近日奠基,开启国际发展新篇章。7月6日,百龙创园泰国大健康新食品原料智慧工厂项目在泰国巴真武里府金池工业园正式奠基。该基地利用泰国原料价格较国内原料低15-30%的优势,建成后将实现年产1.2万吨晶体阿洛酮糖、7000吨液体阿洛酮糖、2万吨抗性糊精和6000吨低聚果糖的生产规模,为公司进一步开发欧美及东南亚市场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上调利润预测,把握多层次成长机遇。市场需求的旺盛带动公司新产能的持续释放,使得公司今年以来业绩表现持续优异。同时,近期阿洛酮糖的获批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收入增量,而泰国基地的建设也有望进一步驱动公司中期业绩增长。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为0.84/1.09/1.42元,分别对应2025-2027年26X/20X/15XPE,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公司公告:2025年7月13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公告》。公告显示,根据公司初步核算数据,2025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50亿元,同比增长22.2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亿元,同比增长42.68%。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7亿元,同比增长20.79%,环比增长7.67%;实现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增长36.36%,环比增长11.11%。

  国信化工观点:1)产品结构调整、新产能投产爬坡,公司收入利润同比持续增长;2)我国阿洛酮糖审批正式落地,看好中国市场需求增长;3)阿洛酮糖具有口感与蔗糖相近、可发生美拉德反应、低热量、抗氧化、神经保护等功能性,将有效填补我国功能性甜味剂领域空白;4)百龙创园当前具备1.5万吨阿洛酮糖晶体生产能力,泰国大健康工厂计划建设近2万吨阿洛酮糖产能,将部分满足海内外阿洛酮糖需求增长。

  公司在益生元、膳食纤维、健康甜味剂(阿洛酮糖)领域处于我国领先地位,产品定位中高端,终端客户包括农夫山泉、娃哈哈、QUEST等海内外食品饮料行业龙头企业,目前公司在产产品销售供不应求,价格稳定,3万吨膳食纤维、1.5万吨结晶糖、功能糖干燥扩产、泰国大健康项目的陆续投产将在2025-2027年逐年增厚公司营收与利润。考虑到此前我们对公司新项目的投产、爬坡进度相对乐观,我们维持对公司2025-2027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3.46/4.31/5.03亿元,同比增长40.8%/24.7%/16.6%,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6.1/20.8/17.9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2025年7月13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公告》。公告显示,根据公司初步核算数据,2025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50亿元,同比增长22.2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亿元,同比增长42.68%。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7亿元,同比增长20.79%,环比增长7.67%;实现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增长36.36%,环比增长11.11%。公司收入利润保持增长态势主要与(1)公司改善膳食纤维、益生元等产品结构;(2)2024年5月年产3万吨膳食纤维及1.5万吨结晶果糖项目投产爬坡有关。

  截止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财务状况正常,公司资产总额为23.22亿元,较期初金额增幅15.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8.05亿元,较期初金额增幅7.47%;股本为4.20亿股,较期初金额增幅30.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为4.30元,较期初金额下降17.33%,主要原因系公司2024年度权益分派以资本公积金对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股,总股本增加导致。

  2025年7月2日上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发布政策文件《关于D-阿洛酮糖等20种“三新食品”的公告》。公告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审评机构组织专家对D-阿洛酮糖等5种物质申请作为新食品原料,氨基肽酶等9种物质申请作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月桂酸铵等6种物质申请作为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安全性评估材料进行审查并通过。

  根据卫健委《解读《关于D-阿洛酮糖等20种“三新食品”的公告》》,D-阿洛酮糖是一种六碳酮糖,少量天然存在于无花果、猕猴桃、小麦等食品中,能量系数约为1.67kJ/g。本申报产品D-阿洛酮糖通过微生物发酵法或酶转化法生产制成。微生物发酵法是以葡萄糖或蔗糖为原料,经大肠杆菌AS10(EscherichiacoliAS10)发酵、提纯、结晶、干燥等工艺制成;酶转化法是以果糖为原料,经允许使用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催化转化,再经脱色、分离、提纯、结晶、干燥等工艺制成。本申报产品为含量≥98g/100g的D-阿洛酮糖,推荐食用量为≤20克/天。鉴于D-阿洛酮糖在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人群中的食用安全性资料不足,从风险预防原则考虑,上述人群不宜食用。该原料的食品安全指标按照公告规定执行。D-阿洛酮糖在美国被作为“一般认为安全的物质(GRAS)”管理;加拿大批准其为天然健康产品原料;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批准其为新食品原料。

  2020年国家卫健委首次受理D-阿洛酮糖作为新食品原料的申报,2023年5月“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获批列入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该酶制剂是阿洛酮糖生产的重要酶制剂,对D-阿洛酮糖安全合规进入新食品原料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2024年3月、2024年10月另有两类酶制剂获批。2025年3月21日,国家卫健委启动D-阿洛酮糖新食品原料行政许可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5年4月20日。2025年7月2日,卫健委审批通过了阿洛酮糖的食品安全性并进行公告。此外,《健康中国行动》将功能性代糖纳入重点支持目录,2025年专项补贴超5亿元,以满足慢性病防控的“饮食干预”刚需,为阿洛酮糖等代糖产品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市场规模方面,根据百龙创园年报数据,全球阿洛酮糖市场规模已由2019年的0.33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1.7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3.26%。随着需求增大和各国获批进程加快,预计2030年全球阿洛酮糖市场规模将增长至5.45亿美元,对应约20万吨阿洛酮糖需求。由于阿洛酮糖在口感、安全性、功能性各方面优势突出,被视为极具潜力的食用糖替代品种,当前全球食用糖消费量约1.8亿吨/年,阿洛酮糖因其与蔗糖更为接近的理化特性将具有较大替代蔗糖市场空间。

  阿洛酮糖具有口感与蔗糖相近、可发生美拉德反应等特点,具备低热量、安全性好、抗氧化、神经保护等功能性,目前已通过中国、美国、日韩、澳新等多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糖精、甜蜜素等人工甜味剂等具有引发多种疾病甚至是肿瘤的风险,已被多个国家禁止使用;WHO已于2024年7月正式宣布阿斯巴甜为2B类致癌物质。阿洛酮糖将作为口感更佳、更具安全性与功能性的代糖产品将替代蔗糖与其他低安全性甜味剂。

  百龙创园当前阿洛酮糖产能国内领先,拟于泰国扩建近2万吨产能满足海内外新增需求

  当前公司在国内拥有1.5万吨阿洛酮糖产能,在泰国筹建1.2万吨晶体阿洛酮糖及0.7万吨液体阿洛酮糖,将持续降低公司生产成本和关税水平,有助于公司承接海内外阿洛酮糖新增需求。公司为国内最早批研发

  阿洛酮糖的企业,从2014年起集中科研力量研发结晶阿洛酮糖等新一代产品,2016年实现了液体阿洛酮糖工业化量产,2019年攻克结晶技术难题,当前具备14项阿洛酮糖发明专利,其中国际专利6篇(美国3项、加拿大2项、欧盟1项)。随着我国阿洛酮糖的获批,公司将凭借在阿洛酮糖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及

  投资建议:我国阿洛酮糖审批落地,看好国内阿洛酮糖需求增长,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公司在益生元、膳食纤维、健康甜味剂(阿洛酮糖)领域处于我国领先地位,产品定位中高端,终端客户包括农夫山泉、娃哈哈、QUEST等海内外食品饮料行业龙头企业,目前公司在产产品销售供不应求,价格稳定,3万吨膳食纤维、1.5万吨结晶糖、功能糖干燥扩产、泰国大健康项目的陆续投产将在2025-2027年逐年增厚公司营收与利润。考虑到此前我们对公司新项目的投产、爬坡进度相对乐观,我们维持对公司2025-2027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3.46/4.31/5.03亿元,同比增长40.8%/24.7%/16.6%,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6.1/20.8/17.9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Q2出货近1.8亿颗,环增30%,单颗盈利升至0.6元。传统锂电端,出货方面,25年H1出货超2亿颗,同增20%,其中Q2出货1.7-1.8亿颗,同环比+75%/+30%,我们预计全年出货7亿颗,同增60%。盈利方面,锂电Q2贡献利润1亿+,单颗盈利增至0.6元,环增50-60%,表现超市场预期,系产品涨价+稼动率提升,随着马来工厂Q3产能释放,我们预计全年单颗盈利0.5元+,贡献利润4亿元。

  新领域布局放量在即,推出半固态圆柱新品。锂电新品端,公司BBU成功适配GB300,25年预计出货100万颗,27年预计出货破千万颗。公司7月推出半固态圆柱新品,能量密度350wh/kg,循环寿命超8000次,支持1C/3C充放电,量产验证预计年底完成,后续计划27年量产500Wh/kg的全固态圆柱电池。新领域看,BBU、机器人、Evtol等预计26-27年开启放量,产品盈利能力大幅优于传统主业,公司锂电板块有望迎来第二增长曲线。

  LED业务盈利亮眼,金属物流保持稳健。公司LED业务25Q2贡献利润超5千万元,环增15%,盈利表现亮眼,随着下游需求持续回暖,高端产品占比提升,我们预计全年贡献利润1.5-2.0亿元,同增35%+,此外公司已推出CSP芯片级封装产品,26-27年有望贡献增长点;公司金属物流业务25Q2贡献利润4千万元,环比微增,我们预计25年有望贡献利润1.7亿元+,持续贡献稳定现金流。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业绩超预期,我们上修25-27年归母净利预期7.5/10.0/13.1亿元(此前预期6.5/8.2/10.5亿元),同比+55%/+33%/+31%,对应PE为21x/16x/12x,给予25年30x PE,对应目标价20元,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近期合计中标国网项目83,124.21万元:近期公司陆续收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及其产业公司相关项目的《中标通知书》等中标文件,公司合计中标国家电网及其产业公司相关项目83,124.21万元(含税),其中包括国家电网2025年华东区域10kV电力电缆协议库存第一次联合采购(公司中标24,876.30万元)、国家电网2025年华东区域第一次联合采购低压电力电缆协议库存招标采购(公司中标14,519.30万元)等。

  公司220kV级电力电缆在行业内具备较强竞争力:公司产品包括电力电缆系列产品、电器装备用电线电缆系列产品、裸电线类产品三个大类。公司的新一代产品如轨道交通电缆、特种高/中/低压线缆、新能源电缆、超高压直流电缆及军用电缆等,已广泛应用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在全国各地的电网项目,同时也被成功用于川藏联网工程、广州亚运、三峡电站、联合国维和部队建设工程等重大项目。公司主打的220kV级电力电缆在行业内具备较强竞争力。

  公司业绩增长稳健,获得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2020-2024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4.3%和12.92%,公司业绩增长稳健。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于2024年完成了包括高导电铝合金交联聚乙烯电缆在内的15项产品研发工作,于2025年5月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授予的实验室认可证书和认可决定书。该认可评定标志着公司中心实验室具备了国家及国际认可的检测能力,有助于增强客户和市场对公司产品的认可度,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及行业地位。

  投资建议:球冠电缆多年来深耕电力电缆行业,公司的电线电缆产品在服务配套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及其附属电力公司之外,近年来在大型央企(国企)市场持续突破,并积极布局海外的非洲、澳洲市场、重点拓展拉美市场。随着公司市场区域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未来业绩有望稳步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0.45/0.53/0.61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1/18/16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电线电缆行业的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铜材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引致电力产业投资政策变化风险。

  投资亮点:1、公司定位家居五金中高端市场,是国内少数在兼具出色产品研发设计能力、及多元营销渠道的家居五金供应商之一。国内家居五金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且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公司深耕家居五金领域20余年,不同于其他竞争对手、公司具备较强的产品研发优势,并依托多元化营销渠道,逐步发展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中高端品牌。具体来看,1)产品方面,公司设计能力突出,推出的希勒系列拉篮、宾尼斯水龙头以及Onda系列户外家具等产品曾获德国红点奖、德国IF设计奖、中国设计红星奖等知名奖项,同时产品品类及款式规格齐全,现阶段已全面布局收纳五金、基础五金、厨卫五金以及户外家具等多个领域,具备提供一站式全屋五金解决方案的能力。2)营销渠道方面,公司已构建经销和直销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补充的多渠道营销体系;截至2024年末,公司经销网络已覆盖国内191个地级市,逐步向欧洲、北美、亚太、拉美等地区延伸;而直销渠道上,公司进入了金牌厨柜、全友家私、现代筑美以及ABYATMEGASTORECO.等多家大家居行业头部企业、品牌地产商以及国外大型零售商的供应链体系。得益于上述优势,公司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根据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家具五金行业发展报告》,公司行业排名前五;另经全联家具装饰业商会确认,2022年公司收纳五金的国内销售额在同类企业中排名第一、且基础五金和厨卫五金的销售规模在报告期内实现了较快增长。2、公司持续提升自产比例、加大自动化及智能化的产线投入,同时积极在产品方面推陈出新;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实现稳步增长。1)生产方面,随着智慧家居五金自动化制造基地一期工程的投产,公司的自产比例逐步提升,OEM及委外加工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则由2022年的41.54%降至35.15%;同时,公司引入了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以及产线,在业内率先实现铰链产品从开料冲压、组装、检测、包装的全链条自动化生产,显著降低了人工成本、极大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及良品率。2)而在产品方面,公司坚持推陈出新,助力自身拓展收入来源及盈利空间;报告期内,新增了铂金工程款拉篮、BV衣柜收纳五金、悍钛水槽以及BL水龙头等品类,新增SKU分别为3,258个、2,908个和7,898个,占比达36.61%、44.83%和53.30%。依托上述主要原因,2022年-2024年公司毛利率分别实现31.67%、34.43%、以及35.84%。

  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根据业务的相似性,选取坚朗五金、海鸥住工、松霖科技、浙江永强为悍高集团的可比上市公司。从上述可比公司来看,2024年度可比公司的平均收入规模为45.46亿元、平均PE-TTM(剔除异常值及负值/算数平均)为18.75X、销售毛利率为25.43%;相较而言,公司营收规模未及同业平均,销售毛利率水平则处于行业中高位区间。

  风险提示:已经开启询价流程的公司依旧存在因特殊原因无法上市的可能、公司内容主要基于招股书和其他公开资料内容、同行业上市公司选取存在不够准确的风险、内容数据截选可能存在解读偏差等。具体上市公司风险在正文内容中展示。

  2025半年报预告点评:业绩略超预期,受益于无核贫水,Q2上网电量同比+1%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预告和上半年销售电量数据,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约8.8亿元,同比+153.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8.62亿元,同比+176.8%,业绩略超预期。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实现第二季度上网电量107.64亿千瓦时,同比+1%。

  受益于区域电力供需无核贫水,公司2025Q2上网电量同比+1%。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完成发电量116.15亿千瓦时,同比+0.67%,完成上网电量107.64亿千瓦时,同比+1%。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完成发电量245.73亿千瓦时,同比-3.66%,累计完成上网电量228.37亿千瓦时,同比-3.52%。

  打造临厂经济圈,2025Q2工业供热同比+37.3%:公司积极耦合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需要,充分挖掘煤电资产多元价值,做优供热资产,打造临厂经济圈。2025Q2公司完成工业供热量148.77万吉焦,同比+37.32%;2025H1,公司累计完成工业供热量306.00万吉焦,同比+33.54%。

  受益于无核贫水电源供给结构,我们预计未来三年(2025-2027)河北省火电电价、电量领先行业:当前常规电源占比远低于全国平均,预期未来三年维持偏紧趋势:2024年河北省常规电源火、水、核电占比63%、2%、0%,显著低于全国占比67%、14%、5%。全国电源品种上,我们预期火电受到新能源、核电上网挤压,发电量增速逐年放缓;河北省电源品种上,我们预期维持无核贫水趋势,火电增长略高于全国水平、光伏增速放缓、风电维持较快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预计2025-2027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3.40亿元、15.59亿元、15.95亿元,同比增速为152.2%、16.4%、2.3%;对应2025-2027年PE为10、9、9倍,维持“买入”评级。

  2025半年度业绩预告点评:业绩高增,预计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60%-80%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7.22亿元-75.62亿元,同比增长60%-8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2.16亿元-70.56亿元,同比增长85%-110%。单25Q2来看,预计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6.69亿元-38.93亿元,预计同比+15%-20%。2025H1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长超预期,我们判断主要系2024年末集中释放的动车组高级修订单与动车组采购订单错期延迟交付。

  2024年来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复苏向好:2024年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8506亿元,同比+11.3%,2025年1-5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421亿元,同比增长5.9%。后疫情时期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逐步复苏。展望后续,我国高速铁路年规划里程稳定在2500km左右,而动车组采购是根据高铁运营里程配置的,我们判断动车组招标需求有望延续。

  (1)动车组招标回暖:2024年度国铁集团共公开招标350km/h动车组245组,同比+49%。2025年国铁集团首次动车组招标共采购68组动车,以动车组单价1.7亿元计算,招标金额约115亿元。2025年第一次招标虽然相比2024年动车组第一次招标量有所减少,但我们认为在十四五规划指引下,2025年全年动车组招标有望在下半年发力。

  (2)动车组高级修招标高增:2024年动车组高级修两次招标共涉及三/四/五级修56/269/509组,同比分别-19%/+138%/+371%。2024年公司动车组高级修新签订单453.6亿元,实现高增。2015-2016年投运的CRH380系列正密集步入五级修周期,高级修招标量有望持续兑现。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38.08/148.80/160.3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15/14/13倍,考虑到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复苏向好,公司作为国内唯一动车组整车生产商将同步受益,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2025半年度业绩预告点评:归母净利润同比+20%~30%超市场预期,看好公司全年业绩高增

  Kaiyun机械根据预告,2025年上半年柳工归母净利润11.8~12.8亿元,同比增长20%~30%,扣非归母净利润10.9~11.9亿元,同比增长21%~32%。单Q2归母净利润5.2~6.2亿元,中值为5.7亿元,同比+18%;扣非归母净利润4.8~5.8亿元,中值为5.3亿元,同比+19%。国内市场方面,受益于稳经济政策持续加力,以及产品更新换代需求释放和新能源进程加快,土方机械行业呈现加速回暖态势,公司主导的装载机、挖掘机及路面机械等产品实现较快增长。国际市场方面,公司积极推动“全面解决方案、全面智能化、全面国际化”战略高质量落地,收入及利润实现稳健增长。展望全年,内需反转向上,出口持续复苏,我们认为公司全年346亿元收入&提升1pct净利率业绩确定性较强。

  2025年6月挖掘机销量18804台,同比+13%,其中国内挖机销量8136台,同比+6%,恢复正增长;挖机出口销量10668台,同比+19%,出口增速持续提升。累计来看,1-6月国内挖机累计销量65637台,同比+23%,累计出口54883台,同比+10%。(1)国内方面,3-4月挖机需求前置导致5月挖机内销短期波动,6月已有所恢复,我们认为化债中长期提升资金到位率&挖机更新替换需求驱动下,全年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仍能够实现可观增长;(2)出口方面,印尼、南美、非洲、中东、欧洲地区工程机械需求2025年来表现均较好,海外景气度明显回暖。具体到柳工来看,虽北方特区和北美市场有所下滑,但欧洲地区实现扭亏为盈,全年有望贡献可观利润,成为公司海外利润增长重要引擎;非洲、印尼等地渠道布局持续完善,高景气度增长下公司将持续受益。展望后续,全球进入降息周期,宽松背景下全球投资情绪有望升温,带动工程机械需求持续增长。

  (1)混改释放成长活力:2022年公司完成混改并实现整体上市,混改完成后陆续发布股权激励和定增,有效扩张产能、升级智慧工厂、激发员工积极性,综合竞争力大幅增强。此外,公司于2025年4月25日发布新版薪酬方案,混改后公司已经基本实现市场化机制,完备的薪酬制度与股权激励政策将有效提升公司内部活力。(2)回购增持彰显长期发展信心:2024年公司实施两期股份回购,截至25年2月28日累计已回购552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2.7%;2025年4月25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柳工集团将增持2.5-5亿元,回购及增持均彰显长期发展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工程机械内销韧性足,海外新兴市场景气度较高,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0.7/28.9/37.9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10/7/5x,维持“买入”评级。

  自有品牌、外销高增,数云融合战略取得显著成效,国际业务实现0-1突破。持续提升数智化能力,赋能各行各业。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公司数云融合战略取得显著成效,预计自有品牌业务,以及外销业务将持续取得高增长,我们预测2025-2027年EPS为1.69/1.95/2.28元(原2025-26预测为2.66/2.96元)。采用PE和PB估值方法,基于谨慎性取低值,给予目标价42.15元(-19%,原目标价基于2024年25x PER)。

  数智化转型服务提供商,IT分销及增值业务占大头。①神州数码提出“数云融合”战略和技术体系框架,着力在云原生、数字原生、AI原生和信创产业上架构产品和服务能力,为处在不同数字化转型阶段的快消零售、汽车、金融、医疗、政企、教育、运营商等行业客户提供泛在的敏捷IT能力和融合的数据驱动能力。②公司2024年营收1281.66亿元,同比+7.14%;归母净利润7.53亿元,同比-35.77%。②按行业拆分,IT分销及增值业务营收1244.51亿元,同比+6.84%,占比97.10%,毛利率3.39%;自有品牌产品营收45.81亿元,同比+20.25%,占比3.57%,毛利率11.49%。

  数云融合战略取得显著成效,国际业务实现0-1突破。①2024年“AI驱动的数云融合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面向直接客户的、以MSP(云管理服务)及ISV(软件开发服务)为核心的数云服务及软件业务实现营收29.65亿元,同比+18.75%,毛利率20.32%,同比提升4.70pct,税后利润为1.43亿元。②公司自有品牌产品包括神州鲲泰通用服务器与人工智能服务器、DCN网络产品等。同时,公司与山石网科协同为客户提供领先的企业级安全产品。2024年自有品牌产品业务强劲增长,实现营收45.81亿元,同比+20.25%,毛利率11.49%,同比提升2.65pct,税后利润0.71亿元。③2024年公司确定出海战略,云服务、分销和创新业务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

  持续提升数智化能力,赋能各行各业。①以神州问学AI平台为核心升级数云融合产品及解决方案。②以创新技术为核心,驱动信创业务发展,公司将持续推出覆盖通用计算、AI等类型的新产品,加强自主创新部件的开发。③把握数字时代全球化新机遇,公司将以“中国场景+全球领先技术”孵化原始创新、拓展海外影响力。

  7月11日,公司发布2025半年度业绩快报,1H25实现营收84.5亿元,同比+37.8%,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45.7%;Q2实现营收52.7亿元,同比+50.2%,归母净利润8.5亿元,同比+61.5%,大超预期。

  1)国内:2025年1-5月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040亿元,同比+20%。国网输变电设备第3批中标结中标金额211.9亿元,同比+38%,创单批次中标金额新高,前3批累计中标540.6亿元,同比+25%,我们预计主要由于西北电网建设超预期带动设备招标快速增长。公司前三批合计中标39.2亿元,同比+80%,主要系750kV GIS中标份额大幅提升。

  2)海外:2025年1-5月我国电力变压器出口20亿美元,同比+45%,维持高速增长。公司在英国、意大利、沙特、科威特等多个国家市场实现了多款产品的突破,并通过了多个国家的资质认证,有望持续受益于海外电力设备需求外溢,海外订单加速兑现。

  3)网外:1-5月风电/光伏新增装机46/198GW,同比+134%/150%,公司积极发展发电、轨道交通、石化、冶金等网外业务。

  1H25公司营业利润率18.0%,同比+0.9pct,净利率15.2%,同比+0.8pct,盈利能力提升预计主要系高盈利的超高压设备、海外营收占比提升带来的业务结构优化;2025年公司目标新增订单268亿元(不含税),同比+25%,目标实现营收185亿元,同比+20%,看好公司2025年经营目标超额完成。

  公司发展战略明确、业务规划清晰,在国内电网投资加速、海外电力设备需求持续景气背景下,预计公司各类产品收入仍将持续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5-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7.5/34.8/43.4亿元,同比增长34/27/25%。公司股票现价对应PE估值为20/16/13倍,维持“买入”评级。

  2025年7月11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预增公告:取业绩快报区间中值,25H1实现归母净利9.4亿元,同比+102%,扣非归母净利7.5亿元,同比+220%。其中25Q2单季度归母净利5.78亿元,同比+133%,扣非归母净利4.99亿元,同比+296%。我们认为公司Q2业绩表现靓丽,主因系①自2024年以来玻纤产品价格逐步走出周期底部、同比明显提升,玻纤产品结构优化,②风电叶片销量同比增长,③AI应用场景高景气,催化特种玻纤需求。

  单价方面,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5Q2全国缠绕直接纱2400tex均价为3743元/吨,同比+2%、环比-1%。报价环比略有波动,主因系5月以来二三线厂商中低端粗纱价格略有松动(头部企业维持坚挺),但头部企业今年热塑/风电类产品高端产品进行不同程度复价。盈利能力方面,考虑到公司25Q2整体归母净利环比Q1+60%、扣非归母净利环比+99%,公司玻纤收入/利润占比较高,同时结合行业其他头部公司盈利能力趋势,预计公司玻纤吨净利环比继续呈现修复趋势。

  下游AI应用场景高景气,催化特种玻纤需求,布种存在持续迭代逻辑,公司是特种玻纤“大满贯”:①Low-Dk一代需求扩张、国内企业扩产趋势明确。②GB300发货预期、拉动Low-Dk二代渗透率提升。②Low-CTE,降低热应力、提高焊点可靠性,目前终端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存储、FC-BGA、5G高频通信等领域。②石英纤维布(Q布),相较低介电,拥有理论上更低的介电常数(10GHz下为3.74,Low-Dk二代高于4)+介电损耗(10GHz下为0.2‰,Low-Dk二代为2.8‰)。

  考虑到公司25Q2归母净利略超预期,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9.23、25.12、29.33亿元,现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21x、16x、14x,维持“买入”评级。

  Low-Dk电子布业务不及预期;玻纤供需格局不及预期;风电叶片盈利能力修复不及预期;锂膜业务盈利能力继续下滑的风险。

  产品方面,泡椒凤爪大单品销售稳定,山姆渠道持续导入新品,今年以来已导入“轻享时光”以及“酸汤双脆”两款产品,销售进展顺利,根据山姆APP数据,脱骨鸭掌维持月销20+万件,“酸汤双脆”7月月销10+万件,公司研发能力托底下,新品持续贡献增量。渠道方面,传统渠道主要靠外围华东、华北空白区域提供增长,山姆、零食量贩等高势能渠道红利持续释放,万辰、很忙覆盖率持续提升,预计可达成全年翻倍预期。

  我们看好公司巩固凤爪基本盘,持续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山姆渠道月销依旧强劲,叠加零食量贩、电商渠道增势仍强,公司2025年渠道红利持续释放。根据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我们调整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0.50/0.61/0.72(前值为0.47/0.56/0.6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5/20/17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新品推广不及预期、原材料上涨风险、大单品增长不及预期等。

  2025年7月10日,重庆百货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总营收80.42亿元(同减10%),归母净利润7.74亿元(同增9%),扣非净利润7.21亿元(同增2%)。其中Q2总营收37.66亿元(同减9%),归母净利润2.99亿元(同增8%),扣非归母净利润2.76亿元(同增6%)。

  2025H1营收下滑主要系行业竞争加剧,汽贸传统燃油车业务面临严峻挑战,公司加速向新能源汽车转型。新能源汽车销售模式以代销为主,相较于燃油车经销模式,虽营收有所下降,但毛利率显著提升,有助于提升公司经营质效。2025H1毛利率同增2pct,公司聚焦商品力,打造新场景,加快数智化,推动组织优化升级降本增效,实现归母净利润逆势提升。

  超市业态,公司稳步推进三大店型“生鲜+折扣”超级市集、品质超市、精致生活馆调改;同时拓展便利店模式,计划未来3年力争实现500家门店扩张,打造第二增长点。2025年超市计划调改36家,截至6月累计完成24家(含2024年10家),调改后门店销售及客流呈两位数增长,坪效、人效核心经营指标均显著提升。汽贸业态,公司加快新能源品牌网点布局,推进“一店多品”新经营模式,目前汽贸一店多品场店占总场店比例已超60%。随着调改调优成果转化,预计公司业绩有进一步增长空间。

  公司固本拓新,超市业态调改成效显著,汽贸转型加速推进,在经营节奏调整下,线下客流重新回暖,同时公司推动组织优化升级,持续降本增效,预计利润延续稳健增长。根据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我们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3.17/3.29/3.45元(前值为3.23/3.52/3.7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9/8/8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门店调改不及预期、投资收益不及预期等。

  Q2收入增长中枢落在34%+,收入保持高增长态势。主要系1)特饮基本盘稳健,预计增速保持在25%以上,贡献主要增量。2)公司积极探索多品类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补水啦、果汁茶持续扩张网点,大包装+一元乐享提升复购,预计月销环比提升,新品带来多元增量贡献。3)考虑到新品一元乐享中奖率倾斜,公司借助冰冻化、数字化优势进行终端建设,预计动销表现更为亮眼。

  Q2扣非净利率受产品结构+费投节奏扰动,高基数下具备韧性。以中枢计算,25Q2归母净利率为23.8%,同比-0.50pct;扣非净利率为22.6%,同比-2.04pct。期间差异预计系1)冰柜费用集中Q2投放,且考虑到新品动销表现较好,在旺季适当追加冰柜有助于提升单点产出。2)成本红利延续,但果汁茶等新品仍处于蓄势阶段,前期规模效应偏低,补水啦毛利率仍在爬坡(24年已经接近30%,和特饮差距逐步收窄)。3)以中枢计算25Q2非经收益约7kw,预计投资收益增幅可观。

  公司始终以动销指导相关的经营活动,持续推进全国化战略,通过精细化渠道管理,不断加强渠道运营能力,继续加强冰冻化建设,提高全品项产品的曝光率、拉动终端动销,预计下半年收入仍可延续高增长态势。同时在成本红利支撑下,叠加冰柜费用前置、重点赛事投放较少,有助于充分释放利润潜力,全年业绩兑现能力强。看好公司多元化、国际化路径打开收入天花板,规模效应释放后利润率仍具备上行空间。

  事件:2025年7月11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公司25H1实现营收84.97亿元,同比增长37.80%;归母净利润12.93亿元,同比增长45.71%;扣非归母12.38亿元,同比增长47.25%。单25Q2实现营收52.70亿0元,同比增长50.21%;归母净利润8.47亿元,同比增长61.53%;扣非归母8.01亿元,同比增长60.31%。

  25H1业绩增幅亮眼,25年增长指引较为积极。公司积极依托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机遇,订单景气度持续高企。截至25Q1末,公司存货41亿元,同比增长17.94%,维持稳健增长。2025年公司计划实现新增合同订单268亿元(不含税),同比增长25%;实现营收185亿元,同比增长20%,2025年指引仍较为积极。

  国内、海外双线布局,公司持续受益于全球电网基建大周期。国内方面,2025年1-5月,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1亿千瓦,同比增长18.8%;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040亿元,同比增长19.8%,电源&电网相关建设需求均呈现较高景气度。公司坚持深耕和拓展国内市场,巩固并提升主流产品在电网客户的市场份额,同时积极发展发电等行业市场。海外方面,公司长期坚持海外战略,持续进行产品和市场投入,多款产品在英国、意大利、沙特、科威特等多个国家市场实现了突破。沙特2030愿景提出的国内能源消耗到2030年将翻三番&生产9.5兆瓦新兴能源,包括沙特等国在内的海外市场相关需求仍持续增长。公司多种产品已获得多个重点国家相关认证,有望受益于下游需求增长。

  公告股票回购,彰显公司发展信心。2025年7月2日,公司公告以公司自有资金进行股权回购,回购金额为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含)且不高于人民币5亿元(含),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109.45元/股,回购股本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35%-0.58%。本次回购进一步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85.79、223.17、268.14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0.2%、20.1%、20.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06、31.19、40.33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2.3%、24.5%、29.3%,以7月11日收盘价为基准,对应2025-2027年PE为22X、17X、14X,公司受益于全球电网建设需求,新产品、新市场持续放量,维持“推荐”评级。

  九号公司深耕智能短交通&服务类机器人,进入快速增长期。九号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短交通和服务类机器人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经多年发展,已经形成包括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电动两轮车、全地形车、服务机器人、E-bike等品类丰富的产品。2024年以来,公司营收利润重回高增轨道,电动两轮车加速增长,机器人业务亦开始起量。

  领跑电动两轮车中高端市场,智能化、年轻化、高端化标签鲜明。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整体规模(销量)逐渐趋于稳定,供需共振之下中高端市场有望创造结构性机遇。九号公司品牌力领跑中高端市场,用电子产品思路做电动两轮车,围绕九号出行APP构建生态,推出公司模式进一步提升骑乘乐趣,社群玩法业内领先,持续巩固年轻客群品牌心智;产品方面,九号中高端化软、硬件双线并行,基于年轻化品牌形象和智能化优势,实现较高定价水平,单车ASP、单车毛利等指标行业领先;渠道方面,我们认为行业已度过跑马圈地阶段,未来行业终端渠道数量中枢或将趋稳,头部品牌主要拓店空间或来自成熟经销商翻牌等行为,故渠道竞争重心将聚焦网点质量,九号公司一方面挖掘增量需求,另一方面渗透存量大众市场中品质化客群,有望以更丰厚的利润空间吸引产业链其他参与者的合作,持续扩大影响力。

  割草机器人注重技术引领&规模优势,成长空间广阔。全球割草机器人品类正加速渗透传统工具市场,技术进步带来产品革命。行业格局上,园林工具行业传统龙头富世华与宝时得占据全球市场份额前二,我们估算九号公司可能是距离传统龙头企业最接近的行业公司。九号公司产品卡位鲜明,i105e旗舰款主打1000㎡以下小型草坪(定价999欧元),与传统龙头大型草坪产品形成差异化,同时较早运用RTK+视觉AI技术,产品使用体验良好。我们认为九号公司规模效应有望从制造、研发等方面持续凸显,强化该品类市场竞争力。从机器人整体布局看,九号公司在感知、决策、执行、控制等要素方面已具备技术积淀,通过持续研发创新,已成长为平台型科技企业,我们看好公司未来通过核心技术灵活组合,聚焦于创新短交通和服务机器人业务,持续丰富产品布局,拓展业务边际。

  滑板车与平衡车稳健增长,全地形车与E-Bike具备潜力。其他产品方面,滑板车与平衡车赛道,九号公司旗下Segway品牌积淀深厚,竞争优势突出,有望伴随行业稳健增长;全地形车赛道在北美增速相对较快,且电动/混动路线在未来具备潜力,九号公司已全面布局并以智能化做出特色。未来有望保持良好增长;全球E-bike赛道增速较快,且市场份额分散,九号公司E-bike产品依托公司在交通工具、智能化技术、AI及物联网技术领域长期积累的深厚底蕴,进行全方位整合升级,实现整车真智能,我们认为有望突破传统E-bike行业“攒车为主”的固有局限,开拓出全新格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0.0/26.5/35.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1.0X/15.8X/11.9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净利润高增,主因互联网行业数据中心加快建设,25年框采交付进度要求快于往年,公司主要子公司锐捷网络(公司持股45%股份)面向互联网客户的数据中心交换机产品订单加速交付,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运营商侧,6月11日中国移动发布25-27年数据中心交换机集采,总价16亿元,锐捷网络中标3.5亿元,份额21%,公司在运营商核心数据中心交换机供应商地位稳定。据IDC,公司连续13个季度蝉联中国200G/400G数据中心交换机市场占有率榜首,显示其在高速数据中心交换机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公司继续推进管理改善和效率提升工作,在费用管控层面有所成效,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子公司升腾资讯作为数字人民币产业联盟核心成员,首批参与试点方案制定,其现有支付终端设备可为海外支付场景提供硬件支持,同时正积极探索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应用。作为全球领先的金融零售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升腾资讯通过“智慧终端+AI零售应用+Cpay智能云平台”,助力银行和互联网头部公司渗透线下新金融、新零售场景,稳居全球前列、亚太头部。

  公司持续推进“ICT基础设施与AI应用方案”核心战略,旗下升腾资讯深耕金融和信创领域,以“信创+AI”产品创新为驱动,加快场景化方案升级,积极探索多元AI应用场景;星网视易在元宇宙领域布局,报告期内,发布“影楼数字影棚”解决方案,通过自研高清投影+元宇宙融合技术+专用光学幕布构建动态数字空间,打造声光电一体化的沉浸式创作空间;借助DeepSeek打造AI+KTV系统,升级语音交互、金句乐评等功能。

  投资建议:公司数通交换机需求强劲,且发力元宇宙、视联网、智慧空间、智能支付等全场景AI应用方案,打开成长空间。预计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5.5/7.2/8.8亿元,对应PE分别为26/20/16倍;对应PB分别为2.0/1.9/1.7倍,低于近五年PB均值,维持“推荐”评级。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98%~119%,在手订单兑现业绩超预期

  根据预告,2025年上半年中国船舶归母净利润28~31亿元,同比增长98%~119%,扣非归母净利润26~29亿元,同比增长120%~145%,业绩超市场预期。对应单Q2归母净利润17-20亿元,同比增长65%~95%。同时,中国重工7月10日亦发布业绩预告,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18亿元,同比增长182%~238%,中国船厂在手订单放量、利润率修复逻辑持续兑现。截至2025年5月,中国船舶手持民船订单322艘、2461万载重吨,产能已排期至2029年,展望后续,301法案悲观情绪逐渐修复,此前抑制的需求有望逐步释放,南北船合并发挥协同效应,中国造船产业链综合竞争力将持续增强。

  2025年7月4日,中国船舶发布公告,公司吸收合并中国重工暨关联交易事项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意味着“南北船合并”进展更进一步。根据中国船舶、中国重工2024年年报披露数据,合并完成后公司手持订单占全球总量约15%,造船完工量占全球总量超14%,新签订单量全球占比超16%。两者合并后将减少同业竞争,提升中国造船资产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中国船舶制造全球影响力。展望后续,根据中国船舶承诺,沪东中华将在三年内剥离不宜注入上市公司资产并提议注入中国船舶;黄埔文冲、重庆川东等同业竞争问题将陆续解决,看好中船集团内部效率提升带来的利润释放弹性。

  根据克拉克森数据,截至2025年6月底,新造船价格指数为187,同比-1%维持高位,全球船厂在手订单量3.9亿载重吨,同比+20%,较2025年初下降0.1%。受2024年基数较高、美国301和船舶法案影响,2025上半年船舶新签订单下滑54%,但展望后续,环保趋严+船龄增长下存量更新需求中长期存在,将支持行业景气度。2025年4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了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301调查结果,本次方案较草案制裁强度有所减弱,调查结果初步落地,船东可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造船市场情绪面、订单面有望修复。2025年6月中国船厂新签订单64.4亿美元,占全球新签订单量61%,环比+38pct。中期来看,造船业周期高点已过但远未结束,供给刚性支撑船价,需求侧前期透支量消化、散货船发力,船厂仍将持续受益。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业绩预增超市场预期,全球造船业领先地位稳固。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74/99/124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21/16/13x,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有机颜料产品品类和色系齐全。百合花成立于1995年,主要产品为高性能杂环类颜料、高性能偶氮颜料、传统偶氮颜料、有机颜料中间体以及珠光颜料等。公司高性能有机颜料包括喹吖啶酮类、吡咯并吡咯二酮类(DPP)、异吲哚啉类、二恶嗪类、金属络合类、酞菁类、苯并咪唑酮类、色酚类及其他类,传统偶氮颜料包括色淀红类、双偶氮黄类、汉沙黄类、单偶氮橙类、双偶氮橙类、色酚类。有机颜料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油墨(40%)、涂料(28%)、塑料(27%)等行业。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生产全色谱颜料能力的生产企业,目前共有50多条颜料生产线多个规格颜料,广泛覆盖各类应用领域,可以满足日益扩大的下游领域对有机颜料的差异化需求。2024年全球有机颜料消费量约为40万吨,公司拥有4万多吨有机颜料的产能,约占全球10%的份额。

  横向一体化,公司高性能有机颜料产品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高性能、环保型有机颜料主要应用于高端油墨、汽车漆和儿童玩具塑料等领域,目前我国对于进口产品依赖程度高。公司自主研制生产多种高性能、环保型有机颜料,在汽车涂料、食品包装、儿童玩具、特种定制印刷油墨等应用领域均取得了突破和发展;应用于电子化学品的高性能颜料取得技术突破,已通过下游客户验证。

  纵向一体化,公司具备较为完整的产品链自我配套体系。公司利用基础化工原料和中间体通过化学合成生产有机颜料生产过程中所需的部分关键中间体,如4-氯-2,5-二甲氧基苯胺(4625)、色酚系列、DB-70、DMSS、对氯苯腈等中间体的自产能力可满足公司生产所需的大部分用量需求,参股内蒙新材、控股源晟制钠,为公司乙萘酚、金属钠等原材料供应提供保障。根据公司对外投资公告,拟投资10亿元建设高性能有机颜料及配套材料产业化项目,预计新建项目达产后年产值约17亿元。

  “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双主业。公司设立新能源材料研究所,组建了新能源业务核心团队,团队核心成员具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产业经验。公司核心业务颜料制造与新能源材料同属于化工行业,所应用的生产工艺存在较强的共通性。在多年工艺技术积累的基础上,通过持续的技术开发和工艺创新,公司已经掌握了碳酸锂、普鲁士蓝(白)等新能源材料的核心技术。

  收入符合预期,第二曲线公司收入预告同比增长中枢约+34%,保持良好增势,2025年公司坚持动销为先,持续推进全国化战略,通过精细化渠道管理,不断加强渠道运营能力,预计全年网点数量可突破400余万家,同时公司持续加大冰冻化建设,提高全品项产品的曝光率、拉动终端动销,核心单品动销稳步向全年目标迈进。此外,特饮基本盘基础之上,公司积极探索多品类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其中补水啦网点规模持续扩大,旺季动销环比已显提速态势,Q1推出果汁茶新品,渠道反馈目前铺货网点近200万个,日销持续爬坡、逐步贡献销售增量,持续验证公司大单品打造能力。

  高基数+费率提升,净利率同比略有回落。根据业绩预告,单Q2净利率/扣非净利率中枢分别约23.8%、22.6%,同比有所回落,我们预计主因整体费用端相对保持刚性:1)成本端看,25Q2白砂糖成本仍处同比回落通道(以柳州白糖市场价价格参考,25Q2均价同比下降约-5.9%),成本助益下预计主业毛利率有望保持相对稳定,但规模效应影响下预计新品毛利率与整体仍有差距;2)费用端看,24年同期低基数,1则24年冰柜基本于24Q1前置投放、24Q2冰柜投放费用较少,25Q2保持正常投放;2则25Q2营销费用投放增加(于适代言、分众梯媒等),竞争加剧下终端费用投放亦有加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伴随天气转暖以及铺市率提升,公司第二曲线产品补水啦、果汁茶日均动销提速明显,且今年公司加大资源支持,包括代言人邀请、全国分众新潮梯媒广告、全国大型赛事、马拉松等项目赞助,品牌曝光持续提升,短期增速略有回落不改长期增长势头,我们基本维持2025-2027归母净利润为46.5/60.2/73.5亿元,同比+40%、29%、22%,当前市值对应PE为32、25、2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低位向上波动风险,增速回落估值反应过激风险,食品安全风险等。

  爱旭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7~-2.8亿元,预计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4.1~-5.2亿元。

  公司预计25H1归母净利润为-1.7~-2.8亿元,对应25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0.2~1.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2024年公司ABC组件出货6.33GW,同比增长12倍,25Q1出货4.54GW,环比再增40%以上,预计25Q2继续保持产销两旺,同时BC新技术的超额盈利能力逐步开始兑现。

  上半年,伴随在欧澳日市场的深耕,公司ABC组件海外销售占比显著提升,带动整体毛利率稳步上行。同时,公司不断提升运营效率,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持续下降,存货跌价损失大幅改善。

  6月29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文章《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点名光伏存在价格战情况。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要求,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成为国家层面反内卷政策新信号。7月3日,工信部召开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明确提出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以上信号近期密集释放,表明反内卷大背景下,国家层面正在酝酿强力措施,对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问题进行彻底治理,更多政策端利好可期。公司作为BC新技术领先企业,有望凭借技术溢价+海外高价值市场溢价,率先迎来量利齐升,打开后续增长空间。

  光伏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技术推广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大盘系统性风险。

  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国内领先的高性能树脂材料企业。1)产品完善:当前公司已形成以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循环经济材料四大类为核心的产品体系,具备丰富的应用拓展能力。2)收入及利润边际改善:24年公司实现收入14亿元。同比+6.7%,扭转22年来的连续下滑,主要系风电订单释放和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实现归母净利润0.89亿元,同比+25.4%。3)盈利能力持续上修:公司毛利率在经历2021年原材料价格冲击后逐步恢复,从8.5%回升至24年的15.9%;同期净利率也从0.6%改善至6.0%。4)费用管控稳定:近年来公司费用率管控稳定,22年起研发费用率保持在2%以上,体现技术投入的持续性。

  1)公司产品完善:已建立覆盖全工艺环节的风电叶片用材料体系,具备稳定出货能力与广泛客户认证基础,在行业内形成明显竞争优势。2)行业景气度上行:风电行业有望迈入“装机放量+材料升级”双驱动的中长期成长通道。2024-2030年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量将有望达到年均8.8%的复合增速,至2030年预计达到194GW,新增规模几乎翻番,长期成长空间充足。

  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深耕重防腐赛道,稳健拓展多元应用场景1)公司产品完善:深耕防腐树脂三十余年,产品体系完善,性能稳定,广泛应用于重防腐等高端领域。2)市场需求稳中有增: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受益于基建投资与设备更新,市场需求稳中有增,全球乙烯基酯树脂市场规模预计在2024年达到10.5亿美元,过去十年保持温和上升趋势。

  1)智元收购公司:智元系或支付超21亿,收购公司至多66.99%的股权,原前两大股东放弃表决权。2)智元综合实力雄厚:创始团队方面,华为系孵化,兼具技术实力和资本市场经验;商业化进展方面,具备机器人全栈技术,国内出货量第一;硬件方面:四大系列机器人,覆盖多种应用落地场景;软件方面:开创性使用ViLLA架构,GO-1实现小样本快速泛化;资本市场方面:成立合资公司/投资创业公司,构建产业生态。

  公司主业经营稳健,盈利能力稳定释放,为公司提供持续现金流支持。暂不考虑收购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5/1.08/1.1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33x/29x/27x,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风电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不及预期,重大股权调整带来相应风险。

  公司近日公告,已设立跨境支付子公司NovaPay,并取得美国MSB牌照,为公司跨境支付相关业务开展奠定了基础。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考虑公司是收单行业龙头,海外业务、AI应用和网证网号有望打开增长空间,我们维持公司2025年EPS预测值为1.30元,2026-2027年EPS预测值1.52/1.86元(原为1.50/1.75元),我们给予公司2025年30倍PE(原为28x),对应目标价为39.00元(+7%)。

  公司设立跨境支付子公司NovaPay,已取得美国MSB牌照。公司近日发布公告称,为加快公司跨境业务全球化布局,公司已完成设立NovaPay US Inc,将主要从事跨境支付相关业务。此外,NovaPay经美国FinCEN批准已获得美国MSB牌照,为公司开展跨境资金业务提供了合法准入资质,覆盖货币兑换、汇款、数字货币交易等场景。

  MSB牌照全称为“货币服务业务牌照”,由美国财政部旗下的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审批发放,专门针对从事货币交易及资金转移服务的企业,其适用范围包括国际汇款、外汇兑换、数字货币/虚拟货币的交易与转移、ICO发行、预付项目的提供以及旅行支票的签发等。MSB牌照是上述业务在美国合规运营的前提,公司成功获取MSB牌照,为跨境支付相关业务开展奠定了基础。

  伴随人民币国际化和国内企业出海进程,跨境支付市场蓝海一片。人民币国际化的大浪潮为第三方支付行业带来新一轮的全球产业机会,第十六次金砖会议中提出推进成员国本币结算及支付系统建设等政策,支持人民币全球结算成为大方向。同时,伴随着中国企业出海加速,海外地区本土化的支付结算解决方案及跨境支付需求迅速增长。

  2025年7月11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预增公告:取业绩快报区间中值,25H1实现归母净利16.75亿元,同比+74%,扣非归母净利16.75亿元,同比+167%。其中25Q2单季度归母净利9.45亿元,同比+55%,扣非归母净利9.31亿元,同比+102%。我们认为公司Q2业绩表现靓丽,主因系①自2024年以来玻纤产品价格逐步走出周期底部、同比明显提升,②公司自身产品结构优化。

  (1)粗纱:风电支撑Q2需求,基本面明显优于行业。①单价方面,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5Q2全国缠绕直接纱2400tex均价为3743元/吨,同比+2%、环比-1%。报价环比略有波动,主因系5月以来二三线厂商中低端粗纱价格略有松动(头部企业维持坚挺),但头部企业今年热塑/风电类产品高端产品进行不同程度复价;

  ②销量方面,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5Q2期末行业库存为88.8万吨,环比25Q1末增加9.0万吨、垒库幅度达11.3%,主因系4月以来关税影响下游备货情况。25H1公司销量同比提升,我们预计公司产销率好于行业整体水平;

  ③盈利方面,取业绩预告中值,25Q2扣非归母净利9.31亿元,25Q1扣非归母净利7.44亿元,因此我们预计巨石吨净利继续呈现修复趋势(风电类产品复价于Q1期末落地)。25Q1巨石单季度毛利率30.53%,较24Q1底部毛利率回升10.40pct,环比24Q4继续回升1.95pct,毛利率逐季修复,玻纤行业走出周期底部。

  (2)电子布:3月复价落地较为充分、价格环比修复。单价方面,25Q2行业7628电子布均价约4.26元/米,同比+15%、环比+3%。价格环比修复,主因系2月24日起巨石、泰玻等电子布主流企业发布调价函,上调7628价格0.3元/米。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31、42.10和45.90亿元,现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14x、12x、11x,维持“买入”评级。

  宏观经济下行波动风险;风电需求不及预期;行业产能投放超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事件:近日,继峰股份发布子公司格拉默业绩预增公告与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公告。格拉默2025年上半年的经营性息税前利润约为3560万欧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0.0%;净利润为1,560万欧元,2024年同期为-225万欧元,实现扭亏为盈。子公司继峰座椅(合肥)于近期获得某头部主机厂的座椅总成项目定点,根据客户规划,本项目预计从2026年4月开始量产,项目生命周期6年,预计生命周期总金额为13亿元。

  半年度业绩预增,格拉默实现扭亏为盈。继峰股份控股子公司格拉默于德国时间2025年7月10日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初步数据,格拉默2025年上半年的经营性息税前利润约为3560万欧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0.0%;净利润为1560万欧元,2024年同期为-225万欧元,根据公司初步测算,格拉默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08亿元,将实现扭亏为盈。业绩预增主要得益于2025年第一季度的强劲表现,以EMEA地区为代表的重组措施逐步生效。格拉默2025年第二季度经营性息税前利润约为1170万欧元,低于去年同期的水平,主要包含:1)约670万欧元的负面汇率影响;2)重组准备金冲回160万欧元;3)处置美国子公司亏损150万欧元。

  座椅定点稳步推进。公司全资子公司继峰座椅(合肥)于近期获得某头部主机厂的座椅总成项目定点,将为客户开发、生产前排座椅总成产品。根据客户规划,本项目预计从2026年4月开始量产,项目生命周期6年,预计生命周期总金额为13亿元。本次新获定点项目是原客户将其新的车型再次定点给公司,体现了客户对公司在合作过程中体现的能力和提供的服务的认可,同时在手订单的不断积累也为有助于规模效应进一步提升。

  禾盛新材发布1H25业绩预告。2025年7月11日,禾盛新材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预计实现0.92~1.04亿元,同比增长50.0%~70.0%。单季度看,归母净利润实现0.41~0.53亿元,同比增长22.7%~59.4%,主要由于公司加强管理,带动产品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

  AI子公司斩获多个订单,适配多款国产GPU。禾盛新材子公司海曦技术深耕一体机行业,根据海曦技术公众号,2025年7月2日公司中标基于5G的飞机协同制造应用项目一期工程项目X86服务器项目。海曦技术一体机当前已支持多款国产GPU,当前海曦技术已在熠知CPU、NPU(CPU自带)、GPU多个处理单元协同作用下,充分复用机载内存,实现离散存储,协同计算,一台机器即可实现运行DeepSeek满血版,TPS达到20以上。

  对外投资熠知电子,打通AI产业链。2025年6月11日,禾盛新材发布公告,公司拟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2.5亿元向熠知电子增资,熠知电子投前整体估值暂估为22.5亿元,公司于本次投资后预计持有熠知电子10%股权。熠知电子定位高端服务器处理器芯片设计公司,累计完成3代处理器芯片的设计,目前在售芯片已获得诸多知名终端客户的认可。我们认为熠知电子则是国产化CPU领域的核心企业之一,设计融合一流AI算法和先进制程工艺的智能芯。

Copyright © 2025 Kaiyun(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180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