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非内陆,一个拥有900吨黄金储量的马里,正深陷一场针对中国人的生死围猎。富饶的矿产资源,非但未能带来繁荣,反而引来了觊觎和动荡。
时间回溯至2025年7月31日,36辆中国制造的CS/VP14防雷装甲车,抵达几内亚科纳克里港口。这些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移动堡垒”,旨在增强马里政府军的反恐Kaiyun机械能力,进而保护当地的中资矿场。然而,命运弄人,它们最终却成为了中国企业大撤离的“死亡倒计时”。
仅仅一天之后,8月1日深夜,由中企合资的NSukala糖厂被熊熊烈火吞噬。武装分子投掷燃烧瓶,点燃了整个生产车间。他们不仅抢走了保险柜中2.3万美元的现金,甚至连控制室的空调遥控器也不放过。厂长侥幸躲藏在冷库中逃过一劫,但糖厂内价值连城的30台榨糖设备,已化为一片焦黑的废墟。这个被誉为马里工业化进程标杆的项目,中方持股60%,如今只剩下扭曲变形的钢架,在夜空中无助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发动袭击的组织JNIM(伊斯兰与穆斯林支持组织),事后还在社交媒体上耀武扬威地展示他们的“战果”,并嚣张地宣称:“外国掠夺者的机器,烧起来真暖和。” 他们甚至给糖厂贴上了“死亡标签”,勒令其三天之内交出100万美元的“保护费”,否则将炸毁糖厂的输变电站。讽刺的是,此时此刻,中国援助的装甲车还在港口卸货,甚至还未有机会在马里的红土地上留下哪怕一丝痕迹。
与此同时,针对中国公民的绑架勒索事件也在不断升级。“枪管顶住太阳穴时,我听见扳机咔嗒声。”在卡伊大区金矿工作的电工老张,回忆起7月23日被绑架的经历,仍然心有余悸。JNIM当着他的面,将矿场价值800万的球磨机浇上汽油点燃,并威胁道:“不给钱,下次烧你!” 2025年1月至7月,马里共发生237起绑架案,其中针对外国人的占18%,赎金更是比2024年暴涨400%。绑匪甚至开始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抓捕村民,逼迫家属签订“社区联保协议”,按月交粮赎人。
中资采金企业,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些绑匪眼中的“肥羊”。马里金矿30%的产量来自中国企业,仅布古尼矿区就年产黄金1.2吨。然而,在7月23日该矿遭遇袭击后,5名中国工程师被掳走。绑匪通过加密频道开出天价赎金:“300万美金一个,72小时过时撕票。”矿长被迫抵押矿区股权筹钱,而留守的3名同事,三天后却被发现尸体悬挂在矿场大门上,胸前赫然贴着“贪婪的下场”几个大字,令人不寒而栗。一条人命,在马里,被明码标价到了300万美元。
更令人不安的是,JNIM的军事实力正以惊人的速度升级。2023年,他们还只能用锄头劈铁门抢劫超市,到了2025年,竟然能够组织多兵种协同作战。7月1日,他们在卡伊大区同时袭击6个目标,利用无人机引导迫击炮炸毁政府军车队,缴获2辆装甲车。5月23日,他们甚至全歼了俄瓦格纳80人精锐小队,从视频资料来看,他们熟练地使用反坦克导弹,展现出了堪比正规军的战术素养。
与此同时,科技渗透也成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2025年3月,ISGS极端组织首次使用改装无人机空投炸弹,精准炸毁塞古地区的军事哨所;6月15日,锡加索公路发现压力感应、抗排爆设计的IED装置,就连联合国排爆专家都惊出冷汗。而马里政府提交给联合国的证据显示,乌克兰情报部门通过利比亚走私通道,向JNIM输送土耳其制Bayraktar无人机,甚至提供卫星通讯干扰培训。
当JNIM的黑色旗帜插到距离首都巴马科仅60公里的库里科罗时,马里军政府终于坐不住了。8月3日,巴马科实行宵禁,总统府卫队架起了重机枪。中企员工小陈躲藏在中国城酒店,整夜都能听到火箭弹呼啸而过的声音:“玻璃震得嗡嗡响,前台说叛军在抢加油站。” 此前,军政府还对外宣称控制了全国70%的国土,但ACLED地图显示,他们实际控制的区域不足40%,北部加奥、基达尔等黄金产区早已沦为“无政府地带”。
交通动脉RN1公路,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死亡走廊”。浙江某矿企的撤离车队曾在此遭遇伏击,劫匪用AK-47扫射轮胎,抢走了12部卫星电线万美金现金。司机老李指着重卡上的弹孔,心有余悸地说道:“他们连女同事的化妆包都不放过,找到口红就往自己脸上抹。”而这条公路,正是三年前由中国企业承建的“一带一路”重点项目。
首先是黄金黑市。军警与绑匪勾结,2025年4月,反腐部门抓获了12名边防军,他们向JNIM泄露中企运输路线万美元。
其次是大国角力。法国撤军后,俄罗斯瓦格纳一度接管了军营,但在2024年遭到重创后撤出;美国趁机与刚果(金)签署矿产协议,划分锂钴矿区。
最后是资源诅咒。全国有超过100万人非法盗采金矿,保守党武装靠收取“矿税”月入2000万美元。当某中资矿拒绝缴纳“保护费”后,JNIM第二天就炸毁了其输水管道。
“停产一天,损失够买辆保时捷。”某金矿财务总监算了这样一笔账:矿区每天的固定成本高达74万,停工后设备遭到洗劫,保险公司又以“战乱免责条款”为由拒赔。更令人心痛的是隐形损失:山东黄金集团在纽罗矿区的氰化钠提金生产线,停炉一次再点火需要耗资300万;而半途停工的水泥厂,地基钢筋已经开始锈蚀。
为了保命,中企不得不上演“绝地逃亡”。某糖厂将32名员工塞进防雷车,沿途抛洒铁钉阻挡追兵;矿企老板租用俄制米-8直升机,单次运费高达5万美元,却仍然一机难求。但最令人痛心的,莫过于那些被遗弃的资产,价值1.2亿的矿卡被JNIM装上机枪,改装成了“土坦克”,成为了他们新的战争工具。
2025年8月2日,中国驻马里大使馆发布了史上最严厉的警告:所有中企立刻停工、撤离、报备,否则后果自负!这意味着,这场在西非内陆上演的“生死围猎”,已经到了最为危急的时刻。马里,这个黄金储量丰富的“穷矿国”,正在沦为大国博弈的屠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