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最近的转向引发了广泛关注,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座国家会发生如此剧烈的变化?最近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访问就遭遇了冷遇,令人不禁感叹,越南似乎已经悄然变了。
这一切的转变,实际上源自越南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觉醒”。越南的选择,某种程度上是当今世界格局变化的缩影,反映了许多国家在面对国际局势时的复杂决策。
回顾2023年4月,越南发生了两个明显的转变。首先是布林肯的访问,这位美国国务卿的行程本应是大国外交的重要时刻,然而却遇到了冷遇。他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而且在访问期间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成果。美国曾做过推演,如果台湾类似乌克兰那样成为战略焦点,越南这个地理位置极为关键的国家将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一个重要棋子。因此,美国一度试探越南是否会成为下一个“乌克兰”,然而越南则明确表示,希望继续与中国保持合作,不愿卷入美中对立的漩涡。
第二个重大事件是,亲美派的领导人阮春福突然宣布下台,这一政治变动显然引发了越南内外的广泛关注。布林肯此行或许正是为了了解这一变动的深层原因,试图揣测越南是否真的决定选择站队。
然而,越南的这种转向并非突如其来,它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基于利益的交换,而越南与中国的关系,经过长时间的交往与合作,逐渐找到了更多的共同利益。尤其是在经济合作和战略布局上,越南意识到,中国所提供的机会远超其他任何国家,因此他们也开始做出一些新的抉择。
越南在国际关系中的“左右逢源”也体现得非常明显。它试图同时从美国那里获得投资,又想借助中国的制造业优势。这个策略,实际上体现了越南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的精妙平衡。
要理解越南为何会发生这种转向,回顾其历史是至关重要的。越南,一个地理上并不占优势的小国,长期以来却充满了野心。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越南几乎一直处于战争状态,战乱的阴影Kaiyun官方登录入口笼罩了国家,导致民生困顿。直到1990年代,越南才仿佛被一场觉醒的浪潮所唤醒,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开放。
与中国的改革路径不同,越南受到了西方国家的强烈影响。受美国等国的影响,越南在政治改革方面趋向西方,例如尝试引入普选制、建立西式工会组织,甚至推进国企私有化。然而,尽管在政治方面趋向西方,越南在经济上却更多地借鉴了中国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在制造业和对外贸易方面,越南与中国的合作越来越紧密。
这种改革和开放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越南的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增长,2019年其经济增速达到了7.02%,并且在外贸方面表现抢眼,贸易总额突破5000亿美元。即便是在全球疫情肆虐的2020和2021年,越南的经济仍然保持了6%以上的增长,2022年外贸总额更是猛增至7300亿美元。
不过,越南的转向,首先是经济战略上的,而后才是政治风向的变化。越南近年来在经济上借鉴中国的经验,尤其是在制造业和贸易方面的合作,成效尤为突出。具体来说,越南从中国的“外溢效应”中受益匪浅。中国为了降低成本并应对西方的压力,主动将部分产业链转移到越南,从而推动了越南的制造业和加工贸易。
此外,中国Kaiyun官方登录入口还通过向越南输出工业化设备,帮助越南实现了快速的工业化。例如,中国向越南提供了大量水泥厂、糖厂等工厂的设备,以及纺织、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机械设备。与此同时,越南与中国的双边贸易也日益增长,2022年,越南成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进出口总额达到1.57万亿元。
这些经济成果无疑让越南受益匪浅。然而,2020年以后,越南的思维和战略发生了转变。首先是2020年疫情爆发时,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在越南最需要的时候,中国是第一个提供疫苗的国家,也是提供疫苗最多、速度最快的国家。这一举动让越南深刻认识到,与邻为善才是生存之道。
第二个转折点,则是俄乌冲突的爆发。越南通过观察俄乌战争,意识到美国在全球的战略布局,俄罗斯以及周边的小国家,往往在美国的冷战策略中充当了棋子,结果并不美好。越南开始逐渐认识到,美国的所谓“帮助”其实是带着威胁的,往往给你几颗糖果,却要求你拿起枪来挑衅邻国。显然,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和平与稳定才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
在这些变故发生之前,越南曾积极地向美国靠拢,前领导人阮春福上台后曾大力推动亲美政策,并且曾访问美国,成为典型的亲美派领导人。但这一切显然已经发生了变化。阮春福的下台,可以视作越南政治风向的一次明显转变。
事实上,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格局已悄然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时代的脚步愈发临近,世界逐渐趋向和平与发展,曾经的冷战思维和敌对关系逐步被更为理性的合作与发展所取代。越南的这次转向,恰恰是这种全球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